我國甲醇行業存在主要問題分析探討
我國甲醇行業存在主要問題分析探討
我國甲醇生產企業達到300余家,生產能力約5149萬噸/年,產量約3129萬噸。全年平均開工率約60.8%,產能利用率水平偏低。
我國甲醇的生產集合了多種原料路線,其開工率除受原料路線的影響,而且還與化肥和焦化行業市場行情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天然氣甲醇受原料供應和價格上漲的影響,多年以來產能利用率一直不高,2012年平均開工率為73.7%。未來,天然氣供應和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將更顯著,開工率將呈下降趨勢,預計部分天然氣甲醇裝置將逐漸關?;蜻M行原料結構調整、轉為煤原料路線。
焦爐氣甲醇作為焦化行業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受焦化行業影響,2012年焦爐氣甲醇開工率仍保持在較低水平。
合成氨聯產甲醇是我國化肥行業所特有,2012年煤基聯醇產能約1110萬噸/年,占甲醇總產能的21.5%,是我國甲醇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為保障化肥供應,聯醇行業開工率一直保持較低的水平,尤其是2012年化肥市場行情較好,進一步拉低了聯醇產量,全年開工率僅40.7%,同比下降了7.9個百分點。
煤基單醇產能占甲醇總產能的45.2%,是我國甲醇行業的主導。2012年,煤基單醇產量達到1516萬噸,開工率達到65.1%,同比增加了8.4個百分點。受2012年新增煤基甲醇裝置投產時間不足以及大唐多倫MTP項目生產不順利的影響,導致全國綜合平均的開工率水平不高。如當年新增煤基甲醇產能(380萬噸/年)和多倫甲醇(167萬噸/年)產能均以50%考慮,則煤基單醇領域開工率將提升至73.8%。
近年來,我國甲醇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1.產業布局主要在資源地和重點消費地區
我國甲醇產能主要分布在具有原料優勢的中西部地區及具有市場優勢的部分東部沿海地區。2012年,甲醇產能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分別是內蒙古(16%)、山東(12%)、山西(9%)、河南(9%)、陜西(7%)、寧夏(5%)、河北(5%)、重慶(5%)、新疆(4%)、江蘇(3%),占甲醇總產能的75%左右。
近年來,國內甲醇產能和產量向原料資源地集中的趨勢明顯,過去10年甲醇分地區產量也發生變化。
預計未來甲醇產能增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的煤制烯烴的配套甲醇產能和華北、西北地區的焦爐氣甲醇產能。因此,未來甲醇產能將進一步向華北和西北地區集中。
此外,各省區甲醇原料路線各有側重。以煤炭為原料的甲醇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等省區;天然氣甲醇企業主要分布在重慶、青海、陜西等西南和西北地區;焦爐氣甲醇企業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華東省市具有市場、交通、物流集散等優勢,可有效彌補較高煤價導致的成本競爭力較低的影響,在國內甲醇行業也占有重要地位。
2.焦爐氣甲醇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是缺油少氣、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甲醇生產以煤為主、天然氣為輔的原料路線適合我國國情。近年來,隨著國家原料政策調整和技術進步,新建裝置主要以煤為原料,特別是以非無煙煤為原料的裝置發展很快。
此外,近年來國內焦化行業發展迅速,焦爐氣作為資源綜合利用得到廣泛重視,焦爐氣甲醇產能迅速增長,并成為我國甲醇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焦爐氣甲醇產能由2006年的18萬噸/年迅速增長至2012年的805萬噸/年,產能比重也從1.3%增至15.6%。
3.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我國甲醇裝置規模和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已形成神華、兗礦、久泰能源、中海油、遠興能源、建滔化工等多家百萬噸級以上規模甲醇生產企業。2012年,我國排名前30位甲醇生產企業產量約占總產量的75%,體現了較高的產業集中度。但這也同時意味著,其余200多家甲醇生產企業產量僅占總產量的25%。
總體上看,我國中小型甲醇生產企業仍然眾多,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而且甲醇企業的布局相對較分散,不利于商品甲醇的集中儲存、運輸和加工,也不利于環保、安全等方面的監管。
甲醇消費現狀分析
與國內甲醇產量的快速增長相比,我國甲醇消費也經歷了一個迅速增長過程。2012年,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達到3622萬噸,是2002年的8.8倍。從2004年開始,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呈現快速增長勢頭,過去8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25.9%。拉動我國甲醇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在于甲醛、醋酸、甲烷氯化物等傳統領域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是醇醚燃料、替代石化原料等新興領域發展迅速(我國近十年來甲醇供需狀況如圖2)。
2010年以來,我國甲醇市場下游消費格局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傳統消費領域(甲醛、醋酸、甲胺、MTBE、甲烷氯化物等)甲醇需求逐漸趨于平穩增長,醇醚燃料領域和替代石化原料領域(烯烴)發展迅猛(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我國甲醇消費結構變化情況如表3)。
過去10年,傳統領域甲醇消費量仍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21.4%,但隨著下游市場需求趨于穩定和飽和,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其中,僅醋酸和有機硅產業由于技術突破,對甲醇消費需求仍然保持旺盛勢頭,但隨著醋酸產能過剩和市場飽和,未來對甲醇消費增長也將放緩。
醇醚燃料使用在一些省份發展較快。2012年,甲醇燃料使用量估計達到600萬噸左右(包括甲醇汽油、液化氣醚化、甲縮醛等),占甲醇總消費量的17%。二甲醚替代液化氣領域消費量約690萬噸,占甲醇總消費量的19%。
2011年以來,由于我國煤制烯烴示范項目運行負荷逐漸提高,2012年甲醇制烯烴領域消費甲醇約424萬噸,占總消費的12%。此外,2013年初甲醇制芳烴中試裝置也順利試車成功。預示著我國甲醇替代石化原料將成為甲醇消費重要的發展方向。
與甲醇產量迅速增長相對應,我國甲醇消費自給率從2002年的56.4%迅速提升至2007年的97.7%,基本實現供需平衡。但受國外低成本天然氣甲醇沖擊,2009年起我國甲醇進口量跳躍式增長,近年來一直維持在500萬噸左右。
甲醇行業存在主要問題
產能擴張過快
階段性產能過剩特征明顯
2003年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震蕩以及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攀升,刺激了國內甲醇燃料替代石油戰略的消費預期,導致甲醇發展出現過熱態勢,產能迅速擴張并在2008年后集中釋放,而甲醇替代能源并未達到先前的消費預期,加上國外低成本天然氣甲醇蜂擁進入國內市場,對國內甲醇生產企業造成了較大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企業甲醇開工率,全行業呈現階段性產能過剩局面。此外,未來2~3年仍有一批在建甲醇項目投產,預計短期內甲醇產能階段性過剩將有進一步加劇的態勢。